宁夏材料研究学会服务企业创新工作站项目的成果信息
来源:宁夏材料研究学会 时间::2022.02.09
在自治区科协学会正确指导,支持及学会理事长何季麟院士的带领下,学会服务站虽然经历了疫情的严重影响,但是仍然很好地完成了预定工作计划,协助服务企业完成硅锰合金废料化学浸出渣的生物沥浸-循环富集摇瓶实验和单次沥浸 10 公斤级小试实验,固液比(干基)不低于10%,循环次数 8-10 次,Mn 生物沥浸富集浓度与化学浸出液处于同一量级;密度≤80Kg/m3;已建立一条中试示范生产线;培养专业技术骨干10名。
工业副产物循环利用服务工作站2020年重点服务的企业为石嘴山市宝利源特种合金有限公司,学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组织成立专家团队,利用该公司生产的硅锰合金除尘灰为原料,针对除尘灰粒度细小,含有15%-20%的锰等问题,采用重量浮选法加“生物-化学”浸提技术将硅锰合金除尘灰中的Mn富集提取,获得锰精矿(锰含量>24%)和碳酸锰(锰含量>36%)。富集后的材料可以直接回用作为制备硅锰合金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陶粒材料、制砖、农业基础工程应用、建筑保温和水泥添加剂等行业中。
项目实施后即可以解决申报企业厂区产生的除尘灰问题,保护周边环境安全,同时可以作为工业副产物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新技术示范试点,促进相关冶炼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工艺技术的实施将为整个硅锰合金冶炼行业的废渣资源化利用,促进冶金行业“绿色化”进程和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选择,该项目的产业化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意义。
学会副理事长韩凤兰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服务团队先后多次到厂区及其周边环境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除尘灰情况,并与服务方研讨,取样,通过 ICP、XRD 及化学法分析除尘灰中有价元素、物相组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废渣表面微观形貌及颗粒内部微观矿相结构,激光粒度仪分析确定除尘粒度分布状况,并对典型废渣工艺矿物学进行了分析,紧接着开展了冶炼硅锰除尘灰中有价资源综合回收技术研究,考察不同浸出条件对锰浸出率的影响。韩教授在2020年-2021年先后多次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张深根教授团队、中国矿业大学到的刘泽教授团队及北京理工大学辛宝平教授团队等国内该领域的顶级国家梯队的专家和学者到企业实地考察交流,并硅锰合金渣的应用开展研究,助力企业降能增效,最终韩凤兰教授组织科研团队完成了硅锰合金废料化学浸出渣的生物沥浸-循环富集摇瓶实验和单次沥浸 10 公斤级小试实验。


总体上项目实施效果非常好,韩凤兰科研团队与合作方积极商谈,参照同行业及实验操作的工艺流程,建立了一条中试示范延綿生产线,其生产能力为2万吨,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了达到环保要求,韩凤兰教授与科研团队针对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环境改进意见,生产方积极配合,投入资金,加装了环保设施,达到了生产环保要求。同时结合生产线的建设及试生产,以专家带学员的形式,培养了10名业务生产骨干,现已独立工作,有效地推动和提升了企业效益。 |